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是研究食品的安全性、卫生质量和营养价值的科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重点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门人才。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微生物学: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作用规律,以及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和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食品化学:研究食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包括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酶等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食品理化:研究食品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理化变化,主要包括食品的热力学性质、流变学性质、溶解性、稳定性等。
4、食品分析:研究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常规分析方法(如色度、浊度、酸度、碱度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
5、食品加工与保藏: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设备和操作方法,以及食品保藏中的条件和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熟食加工、冷冻保鲜、干制、发酵等技术。
6、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研究食品安全和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以及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卫生要求,主要包括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法规、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规范等。
7、营养与健康:研究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代谢途径和缺乏症,以及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量,主要包括能量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维生素等的作用和合理搭配。
8、临床营养:研究疾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的膳食指导,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患者的营养治疗,以及婴幼儿、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膳食指导。
9、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食品安全风险的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暴露途径和毒性评价,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预警和控制策略。
1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和改进,以及食品安全管理的组织和运行机制,主要包括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
通过学习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重点课程,学生可以掌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从事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还应关注国内外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