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茶为养生之源,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饮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几千年来,饮茶不仅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品位,更代表着独特的养生思想。 养生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茶最开始是作为药物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曰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当时的“荼”就是野生的茶叶,这是人类第一次认识到茶叶的医疗作用,不过当时是吃茶,而并非饮茶。
从现有古代文献资料看,最早将茶作为饮品的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巴蜀人。因为清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
由此可见,养生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到了西汉,饮茶已成为当时上层阶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西汉王褒所著《僮约》记载,当时士人间有“客来烹茶”的习俗,此时饮茶仅限于上层阶级,尚未平民化,其方式也以煮茶为主。 饮茶真正平民化是在唐朝,当时不仅上层阶级喜好饮茶,民间也饮茶成风。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描写了当时茶饮风行的盛况:“……谢安、左思之徒,似皆茶饮,是以与时倶广,浸于世俗,至国朝而盛,两都荆州、渝洲诸地,已为每家必饮之物。 ” 宋元时期,茶风曰盛,随着文人墨客的参与,饮茶养生也多了一分风雅之趣,时人十分重视茶品、火候、煮法、饮效等。
元帝国的扩张更是将饮茶之风传播到蒙古铁骑所到之处。 明清时期是养生茶发展的鼎盛时期,饮茶方式也由煮茶变为泡茶,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养生茶,明朝人已开始在茶中加入牛奶、柠檬、糖等。
明朝饮茶蔚然成风,主要表现在文人吟风弄月之佘,常品茗以助兴,因此明朝关于茶的著作不可胜数。文人才子在书画中也常以“茶事”为题,如文徵明的《品茶图》、唐寅的《事茗图》、仇英的《松亭试泉图》等。
清朝时,饮茶的文化性已大为减弱,更多的是实用性和功利性。
养生茶有哪些功用
养生茶的功用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抗菌消炎,治病去痛;美容养颜,净化机体;防老抗衰,延年益寿。
第一,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再加上运动量明显偏少,导致身体体质下降,人体免疫系统失衡,病邪趁虚而入会引起各种疾病。 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每天适量饮用一些养生茶,可以增强体质,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
一些养生茶还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提神醒脑、消除疲乏、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第二,抗菌消炎,治病去痛 茶叶中含有多种抑菌成分,如鞣质、硅酸等,它们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杀灭各种感染因子,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茶最开始就是作为药物出现的,因此其治病作用不容置疑。养生茶对于很多慢性病,尤其是内科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比如高血压、高脂血、塘尿病等。
因此,在平时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症选择适宜的养生茶,可以缓解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加快身体康复。 第三,美容养颜,净化机体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因此很多女人都对美容养颜趋之若鹜,甚至不惜花费大把的金钱购买昂贵的高级化妆品、美容产品,但是获得的效果都不甚理想。
其实身体内的有害毒素是致使肌肤出现问题的罪魁祸首,因此美容养颜应从改善机体内环境、排出毒素入手。养生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物等成分,经常饮用可以润泽肌肤、排出毒素、活化气血,使人充满活力,拥有美丽容颜。
比如,薏苡仁茶就具有净化血液、消解油脂、排毒养颜等美容功效。 第四,防老抗衰,延年益寿 青春永驻、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很多人选择求仙问药,学道参禅,炼丹修行,耗费了毕生精力,到头来大失所望。
其实,要想防老抗衰、延年益寿,不用那么大费周章,只需养成喝茶习惯即可,因为茶是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的最佳工具。 茶中含有多种抗衰老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等,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调和五脏,保证人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行,去除氧自由基,改善心血管功能,起到养生滋补、保健的作用。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