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有什么保健功能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
1年生草本,株高60厘米-150厘米。有特殊香味,茎直立,四棱形紫色或绿紫色。
叶对生,先端突出或渐尖,边缘有粗圆锯齿,两面紫色,或表面绿色,背面紫色。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紫色或淡红色,种子椭圆形,细小。
花期6个月-7个月,果期7个月-9个月。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
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
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现代科研分析,紫苏的嫩叶含有维生素A、B1、B2、C、胡萝卜素及铁、钙、磷等矿物质,含有氨基酸、α-亚麻酸、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种子含亚油酸、B族维生素等。
苏叶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而有发汗作用,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对促进消化液分泌及增加胃肠的蠕动有益。苏叶水浸液对抑制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益。
夏秋季多吃一些鲜嫩紫苏或饮苏叶水,不仅能增加食欲、祛暑、降血压,而且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消化不良、肠炎、痢疾等。 其所含的α-亚麻酸,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有益。
紫苏被卫生部首批确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植物之一。 近年来大型制药集团大量用苏子开发新药、特药和中成药;鲜食紫苏叶、炒食苏子的人越来越多。
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需求量猛增,其中仅日本市场的年需紫苏叶就达20亿片以上;国际市场年需我国苏子50吨左右,国内中药材及食品市场年需苏子120吨以上。但由于产量低,而我国每年只能供应50-60吨,缺口达60%以上。
紫苏叶仅能供应2亿片左右,为需求的10%。紫苏的紧缺已导致价格的大幅上涨。
出口苏子由每公斤1美元上涨到1.5美元;国内中药材市场苏子售价由往年的每公斤4-5元涨至9-11元左右,后市极有上涨空间。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