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事件最新进展
鸿茅药酒事件本周持续发酵。
美国当地时间 4 月 26 日,Nature 发布新闻,就谭秦东因质疑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的事件进行报道,文中提到此案或许会将让更多人在发表科学言论时更加谨慎小心。
而在 4 月 26 日,鸿茅药酒事件被抓医生谭秦东的妻子刘璇发微博称,他们已于 4 月 23 日委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徐平律师向凉城县公安局寄交了《要求对谭秦东撤销刑事案件律师意见书》。
「我们一直在循法律途径抗争。已经四天了,我们一直在等待彻底昭雪的一天」。曾有媒体报道称,谭秦东的妻子刘璇表示「谭医生近日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正在接受心理干预」。
同一天,全国律协副会长蒋敏对媒体表示,对于媒体报道凉城律师王永奎在担任谭某辩护律师期间,有诱导当事人认罪、威胁家属等行为,全国律协高度关注,已责成内蒙古律师协会开展调查。如有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将按行业规则处理绝不护短。
26 日,鸿茅药酒公司在官方微博发布企业自查报告,称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鸿茅药酒是安全的,鸿茅药酒中「豹骨」的购买及使用符合法律法规。
除此之外,鸿茅药酒还在报告中向社会道歉,并恳请公众谅解。同时,鸿茅药酒强调,鸿茅药酒表示,已按要求停播有关广告,从未发布过「鸿茅药酒包治百病」等广告内容,并交回了相关广告批文,同时派出检查小组,展开自查自纠工作。(via 综合报道)
卫健委细谈「互联网+医疗健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4 月 12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意见》,要求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让更多群众能分享优质医疗服务。
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该文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这一部分强调了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主要领域,包括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推进「互联网+」医保结算服务、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七方面,涵盖了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诸多领域。
二是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
这个部分明确了有关保障支撑手段,从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及时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五方面,提出了有关举措。
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这个部分划出了安全有序发展的底线,分别对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和保障数据信息安全两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接下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组织实施,以医院应用服务为重要切入点,及时跟踪总结地方做法并加强指导,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取得实效,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via 健康中国)
一则艾滋病新闻
「4月26日,香港大学宣布研制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BiIA-SG),在小鼠身上成功进行实验。据介绍,该药物能有策略地伏击艾滋病病毒,保护细胞不被感染。另外,基因导入的BiIA-SG可以在小鼠体内持续发挥功效,并且清除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
我们查阅了发表在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的研究原文,题为 Tandem bi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y eliminates HIV-1 infection in humanized mice。
可喜的是,实验证实了使用中到高剂量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导入 BiIA-SG 可以让部分小鼠体内 HIV 病毒载量降低。但有效率并非 100%,中等剂量组的 5 只实验小鼠中有 4 只体内 HIV 病毒被抑制,高剂量组则是 8 只中有 5 只。
在部分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这一点被有意或无意模糊了,样本量较小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实验证据被减弱。同时,论文作者在讨论中也提及,小鼠实验不一定能够复制艾滋病在人类体内的表现。
人类在艾滋病面前的探索,又一次迈出了伟大的一小步,但这并不算太新鲜的事儿——毕竟,离我们真正振臂欢呼,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