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地黄的栽培技术是什么
根茎繁残为主。
种子繁殖多在培育新品种时应用。种用根茎来源于倒栽法、窖藏及春地黄露地越冬等,但以倒栽法的地黄种产量高、质量好。
具体方法是7-8月在当年春季栽种的良种地黄地内,选生长健壮、无病虫的根茎,挖起折成4-5cm短节,稍风干后,按行距10-30cm,株距5-10cm,重新种到一块充分施足底肥的地里,适当除草,追肥,雨后注意排水,第2年春季椭挖随栽。栽种地黄一般在日平均温度为18-21℃时最好。
如北京在4月上、中旬,重庆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河南早春地黄在4月上、中旬;晚地黄(或麦茬地黄),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栽种时在垄或畦上开沟,沟距33cm,每隔15-20cm,放种栽一节,复土3-4cm,压实表土后浇水。
每垄种2行,每畦3-4行,苗出齐后,选阴雨天补苗,栽后1月左右匀苗,每穴留1株健苗,封行前,浅薅2-3次,并铲去陆续生出的多余苗。
请问枸杞子和什么泡茶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呢
枸杞性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的功效,常与熟地、菊花、山药、山萸肉等药同用。枸杞全身都是宝,枸杞子能补虚生精,用来入药或泡茶、泡酒、炖汤,如能经常饮用,便可强身健体。枸杞的叶、花、根也是上等的美食补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含有胡萝卜素、甜菜碱、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具有增加白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新生的药理作用,还可降血压、降血糖、血脂。
枸杞子是常用的营养滋补佳品,在民间常用其煮粥、熬膏、泡酒或同其他药物、食物一起食用。枸杞子自古就是滋补养人的上品,有延衰抗老的功效,所以又名“却老子”。《保寿堂方》记载,古代有位人称“赤脚张”的异人,向猗氏县一位老人传授了一种食用枸杞子的方法,这位老人坚持食用,活了一百多岁,“行走如飞,发白变黑,齿落更新,阳事强健。”历代养生家、医学家都很看重枸杞的补养功效。《本草汇言》认为,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枸杞的主要功效归纳为“滋肾、润肺、明目”,简明扼要,符合实际。肾阴亏虚,肝血不足,引起腰膝酸软、头昏、耳鸣、遗精等症,宜用枸杞子。《古今录检方》所载滋肾养肝的名方枸杞丸,就以枸杞子为主,配伍地黄和天冬。肺阴亏虚,经常干咳,也宜使用枸杞子,可与麦冬、知母,贝母等养阴润肺药配伍。
枸杞子尤其擅长明目,所以还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祀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
枸杞子亦为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对慢性肝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疗效显著;对糖尿病、肺结核等也有较好疗效;对抗肿瘤、保肝、降压、降血糖以及老年人器官衰退的老化疾病都有很强的改善作用。作为滋补强壮剂治疗肾虚各症及肝肾疾病疗效甚佳,能显著提高人体中血浆睾酮素含量,达到强身壮阳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枸杞对体外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当代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枸杞叶代茶常饮,能显著提高和改善老人、体弱多病者和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具有强壮肌体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对癌症患者配合化疗,有减轻毒副作用,防止白血球减少,调节免疫功能等疗效。
枸杞子一定要买宁夏出产的第一茬收成的:首先看枸杞子的一头有个很小的小白粒,在就是宁夏的枸杞子;再选一茬的枸杞子,一茬是最先收成的,当然果实大,就是晒干了,也是比二茬、三茬、四茬的大;一茬比一茬小、肉簿,当然最差的最便宜;一茬收成后20天就收二茬的,每茬之间间隔20天收一次;当然一茬的营养吸收的最好,营养价值最高。一茬的个大,肉厚,味道甜(买的时候一尝就知道,商家骗不了你);二茬的也甜,但是有一点苦味,这个影响整个八宝汤的味道;三茬的枸杞子是不怎么甜、有苦味、还有酸味;四茬的更加不能买,虽然便宜,它是不甜,又苦、又酸、完全是个小、干皮子。我这样一说,你知道怎么买了吧?主要是尝,就全部明白了,不用怕商家骗你。
简单的识别方法是看枸杞子的外观是否有光泽,颗粒是否红色饱满,口味是否甜中带鲜。如果是劣质产品,则外观灰暗干瘪,味中酸涩带苦。尤其要警惕那些用糖水浸泡后再施以某些红色颜料喷涂的加工产品。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