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酸碱性真的可以影响人体体液的酸碱度,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吗?
这是近期某瓶装水商家宣传的卖点。
不少人提出疑问:胃酸(主要为HCl)的pH值只有2左右,弱碱性水(pH值为7.3上下)一碰到胃酸,立即就被中和,根本难以起到“中和体内有害酸性物质,维护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那么,饮用水的酸碱度真的可以影响体液的pH值,还是这仅仅是商家的炒作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关专家表示,健康状态下,人体最重要、占绝对量的体液——血液的pH大约在7.35—7.45之间,低于7.30即可视为体液的酸化。人体体液的酸化确实可以带来一系列的疾病。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体液的酸化可以导致癌症、中风、风湿等近600项疾病,而所有的癌症、SARS、中风等病人的体液都是酸化的。
因此,维护血液的弱碱状态就是维护健康。
在所有影响体液酸碱度的因素中,饮食的影响最巨大,也最明显。可以说,我们的日常饮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健康问题首先是饮食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食用碱性食物确实可以维护人体酸碱平衡,促进人体健康。通常,蔬菜、水果都是碱性食品,肉类则是酸性食品。食物酸碱的划分依据不是口味的酸和涩,而是看其被人体吸收之后对体液的最终贡献。比如大部分水果都是酸的,但经过消化系统燃烧后,对体液最终的贡献是碱性的,因此水果是碱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