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猛海鲜有特殊功效吗
在南方某大城市,每年约有1000吨野生蛇类、50余吨野生蛙类、5万余只鸟类成为酒楼餐馆的“卖点”。人们为什么吃生猛海鲜、野生动物,出于好奇或为了显示身份的不在少数,但相信吃这些动物能增加营养或有特殊滋补作用者大概占了一多半。但科学研究证明,野生动物的营养元素与家畜家禽并没有区别。从营养学观点看,同种动物的营养价值基本一致,它们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其他微生物含量没多大差别。以兔为例,每百克家兔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22克,而野兔的含量仅有20克左右。
谨慎防疫拒吃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的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鼠疫、甲肝等。我国主要猴类之一猕猴有10%至60%携带B病毒。而生吃猴脑者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在众多野味中,人们吃蛇最多,而蛇的患病率也很高,诸如癌症、肝炎、寄生虫病等可能随蛇而来。特别是一些饭店经营的野生动物没有经过卫生检疫就端上餐桌,食客们在大饱口福时,很可能被感染上类似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环境污染严重,许多野生动物深受其害。多数野生动物不具备分解污染物的功能,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野生动物体内,污染物长期积存其中,人食用后极易导致慢性中毒。例如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就建议,人们应少吃食肉鱼,因为食肉鱼在体内可能积存重金属(包括水银)。一般来说,水银含量较多的海产鱼包括金枪鱼、鲈鱼、鳕鱼、大比目鱼、罐装金枪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