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清酸茶对脂肪肝有什么好处吗
1、舒肝止痛退黄茶:主要是鸡骨草茶,鸡骨草茶有疏肝止痛、清热解毒,非常适合于黄疸病人。
2、保肝退黄茶:主要有茵陈茶,茵陈茶功效主要是清热化湿,保肝降酶,退黄等。茵陈茶尤其对转氨酶和胆红素高的患者比较适宜。
3、保肝降酶茶:主要有绞股蓝茶,绞股蓝茶含有人参总苷,绞股蓝茶降酶的效果比较好,具有养颜提神的效果、还可以防癌、帮助消化等效果。4、保肝降酶茶:主要有芝麻养血茶,芝麻养血茶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不饱和的脂肪酸等。
起到很好的滋补肝肾的功效,还具有美容养颜的效果。
本草拾遗的介绍
《本草拾遗》是古代汉医著作之一,由陈藏器所编著。本书原著早已散佚,但从《证类本草》中看,引用本书所载的药物就有447种之多。《本草纲目》引用诸家本草的药物,也以引用本书所载的药物为多,有368种。
本草纲目拾遗的介绍
《本草纲目拾遗》,古代汉族药学著作。赵学敏编著于(公元1765年,清乾隆30年)。该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的。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还有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喹啉)、日精油、香草、臭草等。本书除拾《本草纲目》之遗以外,并对《纲目》所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处给予订正。本书体例与《纲目》类似,除未列人部外,另加藤、花两类,并把“金石”部分为两部。
《本草纲目拾遗》在医学史上的价值
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后,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经过卅多年的增订工作,使之更完备。初刊于同治三年(1864年)。
《本草纲目拾遗》实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续篇。全书十卷,按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分类,引经据典(涉及的文献多达六百余种,)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加以补充和订正,增录了药物七百一十六种,吸收了不少民间药物(约有五百一十一种)和外来药物(部分取自传教士石振铎译著的《本草补》),内容十分丰富,为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
还在书首列“正误”一篇,纠正《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达数十条。它对研究《本草纲目》和明代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参考书。
它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