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黄芪属于中药材的统称,而黄芪的主要成分也相对较为复杂,黄芪不仅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此外,黄芪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抗疲劳的功效,所以人体经常摄取,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但是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
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而黄芪较适合气虚脾湿的人使用,大部分气虚的患者往往身材都较为虚胖,并且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建议患者在饮用黄芪时加点麦冬,麦冬滋阴下火,二者互相制约,即能补益,又不会出现嘴里怪的感觉。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方面过度紧张和生气,除此之外,生活规律,加强锻炼,限制烟酒及刺激性食物(辣椒、生葱、生蒜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黄芪茶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茶的功效 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从发病机理来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此证则多属肺气虚弱。肺主气,司呼吸,主管发散和肃降,即具有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功能。
现肺气虚弱,则其功能减弱,导致卫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下降,故在遭受外邪侵袭时,极易发病,具体可表现为乏力、易感冒、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而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饮用黄芪茶,即可达到补肺气、固肌表的目的,使得肺司呼吸、主宣发的功能正常,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其次,从黄芪的药理作用来看,黄芪一方面能促进骨髓细胞的分化,促进红、白细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白细胞显着增加,可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强心、抗衰老的作用。
黄芪对多种细菌和病毒还有直接或间接的杀灭能力。所以饮用黄芪茶,可明显地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
正因其有治病强身的功能,故将黄芪茶又称作“黄芪健身茶”。黄芪既属于药物,则必然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所以在选择服用“黄芪健身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确实属于虚弱症候。2非感染病急性期(如同时伴有典型虚弱症状者除外)。
3无实热证象(如有则需在“黄芪健身茶”中加入适量菊花、金银花等药性清凉的药物)。总之,“黄芪健身茶”可以随病情变化而适当加入一些相关药物,只要运用恰当,定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黄芪别名:王孙、黄耆、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绵、绵黄耆、绵耆、绵芪、箭芪。黄芪作为中药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功效:入气分,可升可降;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用于: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吐血,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0~ 30g(大剂量120克);或入丸、散、膏剂。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
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
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注意事项: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及痈疽初起不宜使用。
黄芪这药是一个常用的补气药,补而不燥,在中医界有"十药九芪"的说法,可见黄芪是用量最大的中药之一。黄芪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而且用黄芪补益身体也是很好的选择。
古人在《冷庐医话》中就有"黄芪粥"的记载。 方法是:选用优质黄芪30-6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2两、红糖少许,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
早晚服食,可健脾养胃,补益元气。另外还有黄芪煨大枣,黄芪煮黑豆,则更是补益上品。
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养颜润肤,延年益寿。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