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量有何讲究
有人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物的用量上,中医治病的灵魂在辨证施治,其用药剂量的大小是因人、因时、因证而定,同时药量也决定了它的功效。
比如,龙胆草少用健胃,促进食欲,多用则清泻肝胆之火;三七小剂量止血,中剂量活血,大剂量则破血;薄荷在逍遥散中只用3克,能疏肝理气,而治风热感冒时,可用到10克,以发散风热;桂枝在桂枝汤中用9克,取其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而在五苓散中桂枝用量不到5克,则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作用。 由此可见,中药的用量非常灵活,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具体确定。
当然中药用量也有其一定的原则。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
如前人就有“细辛不过钱”的告诫。特别是有毒之品,如马钱子、甘遂、大戟、芫花、蟾蜍、斑蝥、附子等,使用更要慎重,以免中毒或耗伤正气;凡属花、叶等质轻易发散、芳香走窜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旋复花等,用量亦不宜过大。
而有些药物则非用重剂不可,如药力平缓的玉竹,质重的石膏以及金。、石、贝类之属的药剂都使用重剂;再如:补阳还五汤治中风后半身不遂,黄芪则要重用到120克,才能鼓舞正气,恢复功能。
一般一味药单用,用量宜重,而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汤剂用量宜重,丸剂、散剂用量宜轻;小儿和老人用药量应低于成年人,体弱患者用药量可轻于体质壮实者,妇女用药量应轻于男子;同样是风寒感冒,在寒冷的季节或北方,要用发散重剂才有效。
而在炎热的夏季或南方,则不宜过于发散,以防汗出过多,变生他证。总之,中医临床用药剂量的轻重,对治疗效果常常有决定性的影响。
使用药量的大小,应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在辨证论治的県则指导下立法用药,才可能提髙疗效。
供应 如何正确饮用中药保健茶
一、菊花枸杞茶,胃寒要少喝 菊花和枸杞搭配在一起泡茶,具有养阴补血、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尤其适合长坐电脑前的白领和学生。
但菊花性凉,所以下面几类人要慎喝:胃寒的人、月经期的女性及孕妇、体虚腹泻的人和少年儿童。 中药保健茶饮法:五六朵菊花,五六颗枸杞,沸水冲泡,一周2-3次。
二、玫瑰花茶,气虚别多喝 玫瑰花茶有解郁作用,能理气清热,安神美容。但本身胃寒、腹泻的人不要服用。
常感觉到疲倦、气虚的人也不宜多喝。 中药保健茶饮法:用热水冲泡10颗左右的干玫瑰花,可配蜂蜜。
三、桂圆红枣茶,“火大”不要喝 桂圆红枣茶受到众多女性的追捧,能够唤起好气色,延缓衰老。但由于桂圆偏热性,多喝容易上火滞气,所以有感冒、咳嗽等症状的人好不要喝。
火力强盛的年轻人也要少喝,以免上火。由于枣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中药保健茶饮法:桂圆红枣各5颗,用沸水冲泡。好将红枣划开。
四、人参茶,高血压少喝点 人参虽然昂贵,但泡茶的人参相对便宜,故而人参茶很受人们青睐。人参茶适合中老年人,能调理身体机能,补充气血。
但阴虚火旺、手脚发热的人不宜服用。女性月经期、患有高血压或容易头疼的人也好别喝。
中药保健茶饮法:一天一杯即可,连续喝三天后停三天,可以让体内累积的药物成分代谢。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