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是对饮食养生的重要定义。日常饮食坚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和四气五昧的合理搭配,且不偏食、偏嗜,不过食、暴食患病时以“热症寒治”、“寒症热治”为原则选择饮食,是古而不老的中医食疗学观点,也是现代浓食科学所大力提倡的平衡饮食。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柑橘——化痰和胃桑椹——滋肾黑发香蕉——滑肠润便核桃——补肾固精
佛手——舒肝止疼莲肉——健脾止泄木瓜——舒肝止疼杏仁——止咳化痰
山楂——消食化滞西瓜——清热祛暑大枣——健脾补血荸荠——凉血开胃
龙眼——补心安神花生——补血利尿梨——止咳生津甘蔗——生精养胃
荔枝——补气养血
吃水果的好处固然有很多,但也注意不宜过多食用,比如以下几种水果夏季就不宜一次吃的很多。
荔枝味道可口鲜美。但吃荔枝过多可能患荔枝病。因荔枝所含单糖大部分是果糖,果糖被机体吸收后须经一系列酶催化才能变为葡萄糖供能或转变为糖元贮存,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如果一次食用过多荔枝,导致血糖含量比正常降低许多而引起低血糖症。因此,荔枝病是一种低血糖引起的急性疾病,表现为清晨发病,常以出汗、肢冷、乏力、轻泻等为前期症状,其后突然抽搐、昏迷。
柿子在水果中甜味居首,被人们称为“最甜水果”,而由柿子做成的柿子饼,那就更甜。柿子不仅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但柿子也有不足之处,食之过多也有危害。柿子中含有一定数目的单宁(鞣酸),柿皮含量更高,吃柿子时口涩、舌麻就是单宁收敛的缘故。单宁有很强收敛作用,在胃内易与胃酸结合,从而凝固成块。
桃子营养特点是含铁量较高,另外含有蛋白质、糖、钙、果胶等,特别适合贫血的人吃。而桃中所含的果胶,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所以有预防便秘的作用。桃虽好吃,但不可多食,多吃会引起腹泻等急性肠胃疾病。
苹果味道酸甜鲜美,营养丰富,食用方便,还能治多种疾病,深受人们喜爱。但如过量食用或暴食苹果也可能会带来许多弊病。苹果含有大量糖类和钾盐,其中每百克苹果含100毫克钾,而含钠仅14毫克,钾与钠比例过于悬殊,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脏、肾脏健康。特别对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的病人更是加重了心脏和肾脏负担,不利健康。因此一般食用量为每日1-2个为宜。
香蕉是香糯可口的水果,因而有些人一次大量食用香蕉。殊不知,这样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镁、钾等元素,这些矿物质元素固然是人体健康所必须的但若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摄进过多,就会引起血液中镁、钾含量急剧增加,造成体内钾、钠、钙、镁等元素的比例失调,对健康产生危害。此外,多吃香蕉还会因胃酸分泌大大减少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和情绪波动过大。
山楂酸甜可口,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是增进食欲的最佳果品之一,但食过多是有害的。山楂食用过多会伤人中气,由于山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果酸等成分。从食品药性来看,山楂味酸甘。古代医学中就有记载:“山楂破气,不宜多食。多食耗气,损齿。”山楂是破气往积滞之品,平素脾胃虚弱或正服食人参等补气药的人不宜食用。儿童处在换牙时,如经常大量食用对牙齿的生长不利。
西瓜性味甘凉,凡暑热口渴、心胸烦热,可适当吃西瓜以解暑清热;但多吃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从中医理论看,西瓜性寒,过多食用造成胃寒、腹满腹胀、肠胃消化力下降等不良症状。另外西瓜含有极丰富的糖分,多吃西瓜就会摄入大量糖分,多余糖类物质在体内积存变成脂肪,使体液变成酸性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且还会影响饮食平衡,使蛋白质、矿物质等摄入减少,从而引起营养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