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营养学是中医学与营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体在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及其调节,以及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医学营养学的概念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性质:中医学营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继承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又融合了现代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但又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研究对象:中医学营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状态以及饮食对这些状况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代谢和利用;人体在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食物对人体健康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等。
3、研究内容:中医学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体营养需求的生理基础:研究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人体对营养素的感知、摄取、吸收、利用和排泄等过程;(2)人体在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研究人体在生长发育、代谢、免疫、修复、应激等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特点;(3)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促进和抑制作用,探讨食物中的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调节作用;(4)营养干预与预防疾病:研究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或减少某些营养素的摄入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的方法,以及通过营养干预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
4、研究方法:中医学营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实验研究主要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实验,探讨营养素、食物成分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临床观察则是通过对临床患者的观察,了解实际人群的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则是通过收集大量的人口数据,分析不同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理论体系:中医学营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体质分类与调理、中医饮食调养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中医学营养学的基础,它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等;中医体质分类与调理是根据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对不同体质的人进行针对性的饮食调养;中医饮食调养则是根据中医的食疗原则,指导人们合理搭配食物,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学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在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及其调节,以及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学科,它既继承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又融合了现代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