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的人适合都饮茶
不少市民大快朵颐之后都喜欢喝杯茶,消消滞。
喝茶看似轻松平常,但如何喝得对“症”,增进健康,其中却有大学问。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岱翰认为,茶是一种很好的休闲保健饮料,其药用功能也不可小视。
正如《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这一记载虽然详细,但要真正喝出健康,最好辨清自己的体质和证候再选择适合的品种为宜。 绿茶刺激胃肠,胃溃疡患者不宜; 红茶漱口可防感冒和蛀牙; 乌龙茶提神效果最明显; 铁观音空腹喝容易醉茶; 普洱茶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消滞喝普洱 提神选乌龙 茶历史悠久,茶的品种很多。
常见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清茶(包括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黑茶(普洱茶)等几大类。 不同种类的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
一般而言,绿茶和清茶中的铁观音属于凉性的茶,清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冬天气温骤降,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肌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阳气渐弱。
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温性茶为最佳选择。
普洱茶可说是“老广”们最熟悉也最“有群众基础”的茶种,许多阿伯阿婆一大早到茶楼“叹早茶”,例排都会来一壶普洱,茶色酽酽的,但茶性温润,老少咸宜。专家称,普洱茶去油腻、去脂肪、降血脂功效显著,所以平时喜欢吃肉的朋友不妨喝些普洱茶。
而对过节期间吃得过饱的人,用它来消滞最好不过。据介绍,普洱之所以能消滞,是因为它是后发酵茶,茶内单灵酸含量较高,故消滞生津及清理肠胃的作用明显。
在寒冷的冬天,甘温的红茶也颇受欢迎。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补益身体,养畜阳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同样也能助消化,去油腻。
近年来不少时尚的年轻人也向西方人学习,兴起了饮“下午茶”,在下午紧张的工作之余,来一杯红茶加入牛奶、砂糖,制成的香滑奶茶,既生热暖腹,又增添营养,为午后本有点疲乏的躯体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 而对于一年四季喝茶习惯比较固定的南方人来说。
即使在冬天,喝喝乌龙茶这样的中性茶也无妨。其实,乌龙茶除了有较好的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助消化的功效外,提神效果更为明显。
专家介绍称,好的乌龙茶茶香馥郁芬芳、醇厚甘滑,饮后齿颊生津、余韵袅袅。日间较劳神或须静夜苦读的人,泡上一杯浓香型的乌龙茶,既提神醒脑,解除疲乏,还兼有消脂减肥等功效,也是一举多得。
喝茶宜忌有讲究 对“症”适量最重要 体质燥热宜喝“凉性茶” 《本草纲目》中称茶叶“味苦、甘,性寒、无毒”,中医理论认为“甘者补、苦者泻”。所以,茶叶同时具有补、泻两种功效,是具有苦寒性质同时可以清热解毒的良药。
但平时许多人喝茶都按自小的习惯,没什么大讲究,在不少喝茶的地方,服务员一上来也只问顾客喝什么茶,介绍茶的特点和卖点,即使仔细询问,也只关心到顾客个人的喜好,很少会考虑到对客人的身体状况适不适合。 其实,仔细考究,什么样的人喝什么样的茶,除了爱好和气质外,更重要的考量指标是对体质适不适合。
总之,专家提醒,喝茶要看体质“下单”,否则,偶尔乱喝可能还看不出端倪,喝多了不对“症”的茶,同样极易伤身。 根据中医的说法,人的体质有热、寒之别,因而体质不同的人饮茶也有讲究。
一般来说,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建议有抽烟喝酒习惯、且是燥热体质者宜喝凉性茶;肠胃虚寒或体质较虚弱者,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老年人适合饮用温性茶。
要特别注意的是,苦丁茶凉性偏重,最适合体质燥热者饮用,但虚寒体质的人绝对不适宜饮用此茶。 胃溃疡、便秘患者不宜喝茶 除了对症,适量也很重要。
有些人听说喝茶能去病,能保持身材,就巴不得每天茶杯不离手,其实这是另一种误解。量的多少,同样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
喝茶过浓过多,也会适得其反,甚至降低食欲。一般来说,对于有喝茶习惯的健康人,每日用茶可在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较合适。
对于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的人,尤其是高温环境、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每日用茶可多一些,但最好也不要超过20克。 身体虚弱之人不宜多喝和常喝茶,特别是患有胃溃疡的病人,茶叶中的茶碱会影响胃壁细胞就会分泌过多的胃酸,影响溃疡的愈合,从而加重病情。
同样,便秘的人也不宜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和咖啡因等物质能减少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相反,腹泻者饮浓茶有一定的止泻效果。而有失眠症的人,午后特别是晚上不要喝茶,以免加重症状。
另外,吃药后一小时内不要饮茶,因为茶叶的化学成分能中和某些药力,特别是吃治贫血病的药一定不要喝茶。 此外,儿童和孕产妇不太适宜喝茶。
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它能与人体中的钙、铁、锌等结合成不溶性物质,可能影响身体对上述元素的吸收,并妨碍胃肠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鞣酸同样也会影响孕产妇。
糖尿病患者可否喝茶
糖尿病患者适当喝茶有益于健康。
茶中的维生素C、咖啡碱能提神、消除疲劳和促进代谢。有研究提示,茶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延缓或抑制糖在消化道的吸收,从而可能具有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所以有人主张糖尿病患者饭前饮一杯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饭后高血糖,对糖尿病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 但是,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饮浓茶,以饮清淡一些的茶较好。
泡茶最好用烧开后稍微冷却至80℃的水,这样可以减少因温度过高对茶中一些有效成分的破坏。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后不要饮茶,也不要用茶水吞服药物,以免药物与茶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效。
另外,不宜饮用长时间泡的茶;茶叶不宜煮着喝;吃高蛋白食物后不要立即饮茶。 糖尿病患者适当喝茶是有益的,但有焦味和霉变的茶叶不能饮用。
因为焦味的茶叶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苯并芘;霉变的茶叶有大量真菌孳生。如果饮用了这类茶叶,易引起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绿茶、红茶和乌龙茶都具有刺激胰岛素产生的作用,绿茶还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延缓小肠对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不同的茶对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效果基本相似,不过糖尿病患者多以阴虚燥热为主,最适宜选用绿茶和乌龙茶。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