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计算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本文将介绍食品营养学中蛋白质计算的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蛋白质的摄取量。
我们需要知道蛋白质的基本概念,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物,它们在人体内通过酶的作用相互结合,形成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人体不能自行合成所有必需氨基酸,因此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根据氨基酸的不同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将蛋白质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而非必需氨基酸则是人体可以自行合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氨基酸。
在计算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时,我们需要关注两个指标:蛋白质的绝对含量和蛋白质的百分比含量。
1、蛋白质的绝对含量:以克(g)为单位表示,蛋白质的绝对含量可以通过测量食品中蛋白质的质量来得到,如果我们购买了100克鸡肉,并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其中蛋白质的质量为25克,那么鸡肉中蛋白质的绝对含量就是25克/100克=0.25克/100克。
2、蛋白质的百分比含量:以克(g)为单位表示,表示食品中蛋白质占总质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蛋白质的绝对含量/食品的总质量)×100%,上面提到的100克鸡肉中蛋白质的百分比含量为(25克/100克)×100%=25%。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食品来源和加工方式会影响蛋白质的含量,动物性食品(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植物性食品(如豆类、谷物、坚果等)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加工过程也会影响蛋白质的含量,炸薯条中的马铃薯蛋白含量较高,但经过油炸后,部分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导致实际吸收率降低,在计算蛋白质含量时,还需要考虑食品的具体来源和加工方式。
了解食品营养学中蛋白质计算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蛋白质的摄取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或者使用专业的营养分析工具,如生化仪等,来准确计算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