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学是研究食物和营养在人群中的分布、消费、生理功能以及与健康关系的科学,它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的营养干预措施,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以下是一些关于公共营养学的常见问题和答疑点:
1、什么是营养素?
营养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它们分为六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为什么需要关注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是指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比例关系,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助于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预防营养缺乏病和慢性病,我国推荐的膳食结构是以谷类为主食,适量摄入蔬菜、水果、畜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等食物。
3、什么是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指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达到人体所需的推荐摄入量,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平衡膳食应包括五大类食物,即谷物、蔬菜、水果、畜禽肉和水产品。
4、如何预防营养不良?
预防营养不良的方法包括:保证膳食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合理安排三餐,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
5、什么是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是指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超过人体所需,导致体重增加、肥胖等问题,营养过剩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
6、如何预防营养过剩?
预防营养过剩的方法包括: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遵循“低糖、低盐、低脂”的原则;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适量运动,增加能量消耗。
7、什么是营养标签?
营养标签是食品包装上标明食品营养成分和含量的一种标识,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主要营养素的含量,通过阅读营养标签,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选择合适的食品。
8、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有害物质污染,不引起食源性疾病,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状态,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