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营养学是研究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质量和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地将这些营养物质供给动物,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科学,养殖营养学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构成细胞、组织和生物体的功能,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将蛋白质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但不完全依赖食物供应。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是动物体最易于吸收利用的能量形式;双糖如蔗糖、乳糖等,需要经过消化酶的作用才能被动物体吸收;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是植物体的主要贮能物质,动物体不能直接利用。
3、脂肪:脂肪是动物体内的重要能量贮备形式,同时还具有保护内脏器官、调节体温、参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功能,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根据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质过氧化物。
4、矿物质:矿物质是动物体内不可或缺的无机盐类,包括钙、磷、钾、钠、镁、铁、锌等,矿物质在动物体的生长发育、骨骼形成、酶活性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矿物质的缺乏或过量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5、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有机酸,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
6、饲料添加剂:为了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人们常常向饲料中添加各种添加剂,常见的饲料添加剂有氨基酸、酶制剂、抗生素、抗氧化剂、调味剂等。
7、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包括选择合适的饲料品种、控制饲喂量、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质量、加强环境控制等,还需要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降低养殖成本。
养殖营养学基础知识涵盖了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地提供这些营养物质的方法,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