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是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科学,它涉及到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吸收、利用和代谢,营养学教学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素与人体健康:营养素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
2、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营养素主要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五大类,各类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功能各异,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的主要能量储存形式,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酶的催化作用、细胞膜的组成、神经传导等。
3、膳食指南:膳食指南是根据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的饮食指导原则,包括合理膳食结构、食物选择和烹饪方法等,膳食指南有助于保证人群获得全面、平衡的营养,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4、营养素的需求量与推荐摄入量: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的人对营养素的需求量不同,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是根据实验数据和人群调查得出的,用于指导膳食结构调整和营养干预。
5、食物中的营养素: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了解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分布对于合理膳食具有重要意义,谷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肉类和蛋类富含蛋白质,奶制品富含钙质等。
6、营养素的吸收与代谢:营养素在肠道内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食物的成分、肠道环境等,营养素在体内经过代谢,生成新的物质或被分解为其他物质,然后通过尿液、粪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7、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长期摄入不足或过量导致人体缺乏或过多某种或某几种营养素,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免疫力,营养过剩则是指长期摄入过多的能量物质,如糖、脂肪等,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8、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与一般人群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制定膳食计划。
9、营养评估与干预: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评估其营养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膳食结构、增加锻炼等。
10、营养教育与宣传: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和控制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等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