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养学中,计算总能量消耗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能量需求,从而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和运动方案,总能量消耗量(Total Energy Expenditure,TEE)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所有能量,包括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食物摄入的能量以及运动所产生的能量消耗,计算总能量消耗量的常用方法有三种:基础代谢率法、平衡膳食法和活动水平法,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这三种方法。
1、基础代谢率法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一个人在静息状态下(通常指躺在床上,不吃也不喝的情况下)所消耗的最低能量,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代谢率受到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计算BMR,基础代谢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 男性:BMR = 88.362 + (13.397 x 体重kg) + (4.799 x 身高cm) - (5.677 x 年龄)
- 女性:BMR = 447.593 + (9.247 x 体重kg) + (3.098 x 身高cm) - (4.330 x 年龄)
一个25岁、身高170cm、体重70kg的男性,其BMR为:BMR = 88.362 + (13.397 x 70) + (4.799 x 170) - (5.677 x 25) = 1980.6千卡/天
有了BMR,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一个人一天所需的总能量消耗量,成年男性每天所需的总能量消耗量约为2000千卡,而成年女性约为1800千卡,这个数值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调整。
2、平衡膳食法
平衡膳食法是一种根据不同人群的膳食结构来推算总能量消耗量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个人的能量需求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膳食结构来计算其总能量消耗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总能量消耗量 = (碳水化合物千卡 + 脂肪千卡 + 蛋白质千卡) ÷ 4.184
一个成年男性,其每日三餐的膳食结构如下:
早餐:碳水化合物(40g)+蛋白质(30g)+脂肪(20g)=100千卡
午餐:碳水化合物(50g)+蛋白质(40g)+脂肪(30g)=120千卡
晚餐:碳水化合物(60g)+蛋白质(50g)+脂肪(40g)=150千卡
这位男性一天所需的总能量消耗量为:总能量消耗量 = (100 + 120 + 150) ÷ 4.184 = 450千卡/天
需要注意的是,平衡膳食法计算出的总能量消耗量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值,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这种方法无法考虑到个体的运动量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来更准确地计算总能量消耗量。
3、活动水平法
活动水平法是根据个体的活动强度来估算其总能量消耗量的一种方法,活动水平分为四个等级:久坐不动(Sedentary)、轻度活动(Lightly Active)、中度活动(Moderately Active)和高强度活动(Very Active),不同活动水平的人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他们的活动强度来计算总能量消耗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久坐不动:总能量消耗量 = BMR x 1.2
-轻度活动:总能量消耗量 = BMR x 1.375
-中度活动:总能量消耗量 = BMR x 1.55
-高强度活动:总能量消耗量 = BMR x 1.725
一个久坐不动的成年男性,其BMR为1980.6千卡/天,他一天所需的总能量消耗量为:总能量消耗量 = 1980.6 x 1.2 = 2377.28千卡/天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水平法同样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且它无法考虑到个体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来更准确地计算总能量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