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里,虽然没有像现代营养学那样的一个专门的分支学科,但是中医学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营养学知识,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饮食、运动、情志等生活调养密切相关,要了解中医里的营养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食物的性味归类
中医学将食物按照其对人体的影响分为五大类:辛、甘、酸、苦、咸,每种食物都有其特定的性味,对人体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适合于感冒发热等症状;甘味食物具有补益、滋润的作用,适合于虚弱体质的人食用;酸味食物具有收敛、涩降的作用,适合于胃痛、便秘等症状;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合于热病、湿热等症状;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适合于水肿、结节等症状,通过合理搭配不同性味的食物,可以达到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目的,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
2、食物的五味搭配
中医强调食物的五味搭配,即酸甜苦辣咸的平衡,五味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酸味能收敛肝气,过量则伤脾;甜味能补益脾胃,过量则生痰湿;苦味能泄热散结,过量则伤阴;辣味能温阳散寒,过量则燥热上火;咸味能软坚散结,过量则伤肾,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五味的搭配,避免偏食偏嗜,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3、食物的药膳烹饪
中医学还注重将食物与药物相结合,通过烹饪制成药膳,药膳既具有食物的营养价值,又具有药物的药理作用,枸杞炖鸡具有滋阴补肾、养血安神的功效;黄芪炖猪肚具有益气固表、健脾养胃的作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补血活血、温中暖宫的功效等,药膳的烹饪方法也很重要,一般采用炖、煮、蒸等烹饪方式,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便于人体吸收利用。
4、食物的节制与禁忌
中医学认为,人体需要适量的食物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过量则会损伤脏腑,在饮食方面要遵循“食不过饱”的原则,避免因过度进食而导致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中医学还有一套关于食物禁忌的传统观念,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了不同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实际饮食中,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病症等因素,合理搭配食物,避免触犯禁忌。
虽然中医里没有专门的营养学分支学科,但是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营养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中医里的营养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