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牛排要在三分钟或四分钟内煮熟,而炖菜要花一个多小时呢?这里有一个食材的原则,说会明白,然后自己家里就可以做牛排、炸牛肉和其他许多肉类菜肴,几分钟就可以做好。
牛肉做成食物的整个表现过程,呈“先嫩、后老、再松软”特性。生肉最嫩,再煮就老,煮熟才松软好咬动。这就是古人喜欢生吃牛肉的原因,也是那些歪果仁喜欢吃淌血水牛排的原因,因为没熟,所以才嫩。
做过饭的都有这个体会,焯水后的肉块,筷子轻轻能插动,再煮一会铁钎都难插进。直到煮熟了才软。这是动物纤维的特性,一经高温,纤维猛地收缩一团,抵抗外力入侵的自然生理反应。是等到肌肉的纤维细胞高温糊化,就会松软,失去抗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煎制牛排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首先腌制入味,再高温急煎,外层迅速煎熟,也仅仅很薄一层皮,里面还不到100℃,然后再给浇料,热腾腾香喷喷的牛排就好了。说到这里就知道为什么全熟的牛排歪果仁不吃,虽然是刚熟能咬动,但是没有了鲜嫩的口感和味道。至于炖牛肉,那就要两小时了。
首先牛排是“煎”,而普通牛肉是“炖”。在工艺上就有所不同。煎制一般采用大火,要求外层迅速变熟。炖则需要小火慢慢加热,使实物酥烂软糯。
其次,炊具的不同,做出的菜也会有所不同。
最后肉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整切并且未经加工的牛肉才能被我们这些食肉动物称之为“牛排”。很多胖友以为在超市买到的平价牛排就是西餐厅采用的食材,其实并非如此。超市一般采用牛臀肉或牛大腿肉,脂肪含量少,口感较涩。但大家或许会觉得奇怪,那些牛排吃起来也都很软啊,其实是经过加工处理的牛肉,增加添加剂的同时还有很多拼接碎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