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卫生学是研究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利用和代谢,以及人体内外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和保护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学、化学、生理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营养与卫生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营养素:营养素是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生命活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水是人体的溶剂,参与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2、膳食结构:膳食结构是指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比例和种类,合理的膳食结构应保证营养素的全面摄入,避免某些营养素的过多或过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日膳食结构应为:谷类食物占50%-65%,蔬菜和水果占10%-25%,奶制品占30%-35%,肉类或其他动物性食品占12%-30%。
3、营养缺乏症: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或生活条件不良等原因,人体长期缺乏某种或某几种营养素,称为营养缺乏症,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贫血、佝偻病、骨质疏松、坏血病等,预防营养缺乏症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膳食习惯,确保膳食结构的合理搭配。
4、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状态,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材;(2)正确储存和处理食品;(3)烹饪过程中注意食品的加热温度和时间;(4)避免食品中毒的发生,如食用生肉、蛋类等可能携带病原体的食品时要注意消毒;(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5、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指人类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所处的空间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要保持环境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2)垃圾分类、妥善处理,减少污染;(3)定期清洁居住环境,消除病媒生物滋生的条件;(4)遵守环保法规,减少污染物排放。
6、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的运动量、积极的心态等,这些因素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可以预防营养缺乏症;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应对压力,降低患病风险。
营养与卫生学是关注人类健康的重要学科,通过研究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卫生等因素,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健康建议,只有关注营养与卫生,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