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课程目标
初级营养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及它们在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维护中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合理的饮食观念,提高生活质量。
1、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
2、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其摄入量
3、膳食结构与营养素摄入
4、营养素与人体疾病的关系
5、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6、营养素缺乏与过量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7、合理膳食搭配与烹饪方法
8、食品安全与卫生
9、营养素检测与评估
10、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
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参观食品加工厂、进行健康调查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营养学知识。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评价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营养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营养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4、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占总成绩的20%。
课程安排与进度
本课程共12周,每周2学时,分为两个模块进行教学,第一模块包括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其摄入量等内容;第二模块包括膳食结构与营养素摄入、营养素与人体疾病的关系等内容,具体的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模块:第1-2周(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第3-4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其摄入量)→第5-6周(膳食结构与营养素摄入)→第7-8周(营养素与人体疾病的关系)→第9-10周(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第11-12周(总结与复习)
第二模块:第13-14周(合理膳食搭配与烹饪方法)→第15-16周(食品安全与卫生)→第17-18周(营养素检测与评估)→第19-20周(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第21-22周(实践活动)→第23-24周(期末考试复习)→第25-26周(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