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膳食是指通过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使人体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预防疾病等需要的一种膳食模式,在临床营养学中,平衡膳食的实现关键在于合理搭配食物,即所谓的“平衡膳食名词解释”。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食物中的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具有生长、发育、修复、免疫等多种功能,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奶类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如豆类、坚果等。
3、脂肪:脂肪是人体的能量储备,对于维持体温、提供能量和调节内脏器官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脂肪主要来源于植物油、动物性脂肪和某些食物中的植物固醇。
4、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食物中。
5、矿物质:矿物质是一类无机盐,对人体的骨骼、牙齿、神经、肌肉等具有重要作用,矿物质主要存在于食盐、牛奶、鱼虾等食物中。
6、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食物成分,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食物中,纤维素具有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等多种功能。
7、水: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体重的60%,水在人体内具有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物质、排泄废物等多种功能。
8、热量:热量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量,通常用千卡(kcal)或焦耳(J)表示,人体需要摄入适量的热量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9、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食物成分,主要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等多种功能。
10、营养素互补:营养素互补是指不同食物中含有相互补充的营养素,如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可以与谷物中的色氨酸互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11、食物金字塔:食物金字塔是一种以图形形式展示各类食物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关系,通常分为谷物、蔬菜、水果、乳制品、肉类等五个层次,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食物金字塔的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12、膳食指南:膳食指南是针对特定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制定的合理膳食建议,旨在帮助人们实现平衡膳食,预防慢性病等健康问题。
13、营养素需求量:营养素需求量是指人体每天需要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不同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营养素需求量。
14、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细菌病毒等,保障食品安全对维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15、营养素缺乏症:营养素缺乏症是指由于长期摄入不足某种或某几种营养素而导致的身体机能减退或疾病,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有贫血、骨折、佝偻病等。
16、营养过剩症:营养过剩症是指由于长期摄入过多某种或某几种营养素而导致的身体机能紊乱或疾病,常见的营养过剩症有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
17、特殊人群膳食调整:特殊人群膳食调整是指针对患有特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或处于特殊生理状态(如孕期、哺乳期等)的人群制定的膳食方案,以满足其特殊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