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营养学是研究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功能、代谢途径以及它们与健康和疾病之间关系的科学,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元素,虽然它们在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作用却非常巨大。
矿物质可以分为宏量矿物质和微量矿物质两大类,宏量矿物质包括钙、磷、钾、硫、钠、氯和镁等,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较多,通常以克来计量,微量矿物质如铁、锌、铜、碘、硒、锰和钼等,在人体内的含量较少,通常以毫克或微克来计量。
钙是构建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同时参与血液凝固、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磷与钙紧密相关,也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参与细胞能量代谢(ATP的形成),钠、钾和氯主要涉及体液平衡和神经冲动的传导,钠有助于维持血压和体液平衡,而钾则对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微量矿物质虽然需求量不大,但在身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氧气的运输不可或缺,锌对于免疫系统的功能、DNA合成和细胞分裂都非常重要,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对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有重要影响。
矿物质的摄入主要通过食物,尤其是富含这些矿物质的食品,如奶制品、肉类、鱼类、豆类、坚果和种子等,由于土壤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加工食品的普及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可能会面临矿物质缺乏的风险,了解不同食物的矿物质含量,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对于预防矿物质缺乏症是非常重要的。
矿物质过量也会导致健康问题,钙摄入过多可能会干扰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导致肾结石等问题,矿物质营养学也关注于矿物质的安全摄入量和潜在的毒性效应。
矿物质营养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也与公共健康政策和全球营养状况紧密相连,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矿物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更好的营养实践和健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