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说到吃,人们总会想起热乎乎的火锅、营养大补的热汤、甚至可乐都要煮沸了加上姜片来饮用,这么多热食足以让我们的身体倍感温暖。但是你知道吗?在寒冷的冬日里,适当吃些“冰凉”的食物可以祛火。
让肠胃进行耐寒锻炼
在冬季里,人们出门都要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以御寒,室内的空调开的高,让自己感觉像在春天一样温暖。可是殊不知,在这样的室内温度里,空气非常干燥,再加上冬季活动量也大大减少,非常容易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时散发。如果再过多地吃羊肉热性的食物,盲目大补,很容易出现体内蕴热的现象。
根据内热所在的部位不同,常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上焦蕴热者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腺炎、口腔黏膜溃疡等;中焦蕴热者可表现为舌苔厚、尿黄、便秘、口渴等;下焦蕴热者常可诱发或加重膀胱炎、痔疮等。
所以,在冬季吃冷饮,旨在消“火”,同时也是一番别致的享受。吃“冷食”除了能增强胃、肠功能,对胃、肠进行耐寒锻炼,让其功能在适度的冷刺激下逐渐得到加强,使黏膜功能旺盛外,还能使人体从内部降温。另外,冷食还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是,冬天的冷饮不是“冰镇”,请大家将“冷饮”的最低温度设在“手摸着不是冰凉的”就好。
饮凉白开能预防感冒
著名影星索非亚·罗兰养颜秘密之一就是经常喝凉白开。全国高健委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王城生秘书长介绍说,因为沸水经自然冷却至20℃-25℃时,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会较煮沸前减少二分之一,水的内聚力增大,分子间隙趋于紧密,表面张力增强。此时与人体细胞内的水分子结构非常接近,具有很高的生物亲和力,容易渗透到皮肤组织内部,有利于补充皮肤中水分的不足。
冬季经常饮用凉开水,能刺激酶的活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红蛋白量,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有预防感冒、咽喉炎和其他皮肤病之效。特别是清晨起床空腹饮杯凉开水,强调空腹,可使水在胃中停留时间减短,能迅速进入小肠,被肠黏膜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对人体各器官组织进行“内部洗涤”,这样会有助于当天食物的吸收,又可防治便秘,增强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凉开水不宜放置过久,最好一起床就现烧,放置到温度降为室温为宜,不宜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