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一类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内起着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和促进生长发育等多种重要作用,维生素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功能特点,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本文将对这两类维生素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1、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是指在水中溶解度较高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这类维生素易溶于水,不易在体内积累,因此需要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摄入。
(1)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共有8种,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烟酸)、维生素B5(泛酸)、维生素B6(吡哆醇)、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B9(叶酸)和维生素B12(钴胺素),这些维生素在人体内起到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运作等。
a)维生素B1:也称硫胺素,主要存在于谷物、肉类、蛋类等食物中,缺乏时可能导致脚气病、神经炎等疾病。
b)维生素B2:也称核黄素,主要存在于瘦肉、乳制品、绿叶蔬菜等食物中,缺乏时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皮肤炎症等疾病。
c)维生素B3:也称烟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肾脏、瘦肉等食物中,缺乏时可能导致皮炎、腹泻等疾病。
d)维生素B5:也称泛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肾脏、鸡蛋等食物中,缺乏时可能导致皮肤炎症、消化不良等疾病。
e)维生素B6:也称吡哆醇,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肾脏、鱼类、豆类等食物中,缺乏时可能导致贫血、神经炎等疾病。
f)维生素B7:也称生物素,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蛋黄、奶制品等食物中,缺乏时可能导致皮肤炎症、脱发等疾病。
g)维生素B9:也称叶酸,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豆类、动物肝脏等食物中,缺乏时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贫血等疾病。
h)维生素B12:也称钴胺素,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肉类、鱼类等食物中,缺乏时可能导致贫血、神经炎等疾病。
(2)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抗感染、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多种生理功能,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C,需从饮食中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草莓、西红柿等,人体还可以通过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3,有助于钙的吸收。
2、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是指在脂肪环境中溶解度较高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D、E和K,这类维生素易溶于脂肪,因此需要与脂肪一起摄入。
(1)维生素A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维护视力、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A,需从饮食中摄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肝油、奶制品、胡萝卜等,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皮肤干燥等。
(2)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发育等功能,人体可以通过日晒合成维生素D,同时也可通过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鱼肝油、蛋黄、牛奶等,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能导致高钙血症等疾病。
(3)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保护细胞膜等功能,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E,需从饮食中摄取,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植物油、坚果、种子等,过量摄入维生素E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4)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促进凝血功能,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K,需从饮食中摄取,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绿叶蔬菜、花椰菜、奶油等,过量摄入维生素K可能导致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