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量平衡原理:能量平衡原理是指在动物的一生中,能量的摄入和消耗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动物通过摄入食物来获取能量,然后通过呼吸作用将能量转化为热能散失,最后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动物的能量需求与其体重、活动量、生长发育等因素有关,为了维持能量平衡,需要根据动物的需求提供适当的能量密度的食物。
2、蛋白质氨基酸平衡原理:蛋白质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而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动物需要摄取适量的必需氨基酸以满足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需要,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也受到其他营养素(如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的影响。
3、脂肪酸平衡原理:脂肪是动物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等多种类型,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胆固醇升高,对心血管健康不利;而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动物需要摄取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4、碳水化合物平衡原理: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可以提供能量,动物需要摄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需要,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也受到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的影响,植物性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于动物肠道的健康也具有重要作用。
5、维生素矿物质平衡原理: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动物体内不可或缺的微量营养素,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通过食物摄取,也可以由动物自身的肝脏和肾脏合成,随着现代养殖方式的发展,动物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需要通过饲料添加剂等方式补充。
6、草料选择原理:草料作为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其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在选择草料时需要考虑其营养价值、消化吸收率、抗病性和生产成本等因素,草料的储存和加工也需要注意,以保证其新鲜度和可利用性。
7、饲料配方原理:饲料配方是根据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生长阶段等因素确定的一组饲料成分,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肉质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在制定饲料配方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和供应情况,以及原料的价格和可得性等因素。
8、饲养管理原理:饲养管理是保证动物获得充足营养的关键环节,包括合理饲养密度、定时定量投喂、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等措施,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资源浪费。